在「王浩文談SDG14水下生命:棲地維護,是最高指導原則!」中,熟悉鯨豚保育王浩文老師,介紹了鯨豚捕撈及保育的歷史,海洋資源耗竭與污染對人類的影響,以及因應資源耗竭的現況做出保育的措施與新的商業模式。這一次中,王老師將帶我們從海洋教育的角度,幫助我們了解海洋教育的急迫性以及正確傳遞海洋保育訊息的重要性。
正確的海洋教育:知海、敬海、近海
臺灣本島的土地面積約是3萬6000平方公里,而臺灣的領海海域面積為17萬平方公里,是國土面積的4.72 倍。在世界上,許多如同臺灣一樣的海島型國家,他們的文明是依照海的特性所誕生的。最知名的例子像是北海小英雄中的維京人,每個人都會游泳,需要會造戰船、捕魚、野外生存的技能。反觀同為海島型國家的我們,對周邊海洋與文化又有多少了解呢?王老師認為,正確的海洋教育有三個重點:知海,知道海洋;敬海,尊敬海洋,還有近海,靠近海洋。
知海,除了知道海的特性外,最為常見的海洋知識是關於吃季節性的魚類,如同吃當季蔬果一般,如此的消費行為可以減少非當季的魚類捕撈,讓魚類的保護更加永續。王浩文老師分享:其實目前已經開始有許多環保團體以及永續教育的團體,透過社區推廣的海洋教育,甚至開設課程給民眾參與。
敬海,則與海洋汙染與海洋垃圾有關係。在海邊經常可見許多食物包裝,多是民眾到海邊遊玩所留下的垃圾,除了海邊的垃圾,海上許多船隻也會在海上丟下垃圾。據統計,每年有1280萬噸的垃圾流入海洋之中,顯見建立民眾尊敬海洋的觀念與保護環境的標準流程相當重要。王教授說:「如果真的愛海的話,其實要把海當作自己的一份子。過去大家都認為說海洋是無限大、無限寬廣的,能夠包納我們的不愉快心情,能把垃圾都吃掉,其實不是這樣的。」
近海,則是鼓勵參與並關心水上的活動、妥善運用海洋資源、開發相關的產業,或是在面對海上活動的緊急危難時,能有自保的能力。王老師遺憾地說:「但是多年來台灣的人並不是這樣,反而是畏海。至少應該讓大家習慣跟水自處,基本的水母漂自救,閉氣不會太緊張等等的。」
生態的不可逆與海洋教育的困難
現今資本主義社會注重年增長率,如果社會成長性的需求依舊存在,海洋資源的耗竭就會形成不可逆的恐怖惡性循環。當海洋資源變少時,資源變得奇貨可居,價格變高,大家就會更想捕撈,而供給趕不上需求,市場又是公平競爭的,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所有的捕撈者都想要投入更多捕撈,物種的耗竭就會更加嚴重。王浩文提起過去中國沿岸的黃魚經驗說:「過去福建沿海隨便撈都是黃魚,到現在聽說可能魚的大小多大,開價幾十萬人民幣,還是馬上有些人要收購。」過去已有非常慘痛的前例,藍鯨在過度捕撈之後,即便實行禁止商業捕鯨之後過了50年,族群恢復後的個體數量其實還是很少。
然而,海洋教育納入教育系統常常遇到兩難。如果不納入考試範圍,學生不會讀;如果納入考試範圍,老師卻也只能教授考試的標準答案。王教授無奈的說:「我們其實超希望教育能像烏托邦一樣,不同國家社會都有基本的素養。負責一些國家發展與考試任務時,我們真的不希望學生是透過考試強迫記起來,這樣素養還是沒有提升,無法改善海洋資源危急的現場。」
正確的海洋觀念 比聳動的新聞更重要
為了引起大家對海洋保育關注,許多資訊經常使用聳動的標題與概念,導致民眾的觀念扭曲以及錯誤的關注。據王浩文教授與臺大楊瑋誠老師的解剖資料顯示,鯨豚擱淺時,大概有8–10%的鯨豚的消化道中有非天然異物。王老師有些無奈的說:「站在我們立場,我們需要去分析鯨豚為什麼會吃到,是間接的吃到,或是直接吃到的,或是因為生病等其他因素。鯨豚肚子有垃圾的個數沒有想像中的高,但是那些新聞畫面觸及率卻是很高,大家不經意地認為好像每一隻都吃到垃圾。其實鯨豚是相當聰明的,牠知道什麼是可以吃,什麼是不能吃的。」他認為,導正大眾的對海洋觀念相當重要,更勝於聳動的新聞,對媒體工作者來講,其實他們都有點擊率的壓力,常常需要新聞的標題要吊人胃口,這是一個消費行為下不得已的產物。
從王浩文老師的分享中,王老師了解了海洋教育現場的兩難以及急迫性,並提醒我們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仍要以「知海、敬海、近海」的方式正確傳遞海洋保育訊息。每個人其實都需要關心我們生活的環境,包含土地和周邊的海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改變這個困境,王老師最後勉勵所有人說:「我們都還沒有放棄,所以大家也都不要放棄。」
責任編輯/劉靜頻
DOI:10.30196/2023.0010032
參考資料: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wi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