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 x 90
728 x 90

打破行政區藩籬的淡水學,林信成:用心感受,在地故事是最感動人心的!

打破行政區藩籬的淡水學,林信成:從土地生長出來的文化最感人!

近來興起的地方學研究,以「認識自己是誰」為核心,讓人們重新認識生活周遭,希望能凝聚回憶、達成共識、帶動資源與繁榮,共創社區永續發展!《看見臺灣專訪計畫》邀請到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教授,同時他也是臺灣棒球維基館淡水維基館臺灣籃球維基館的創始人,亦是2024臺灣永續行動獎非營利組織銅獎得獎者的林信成老師,來與我們談談「淡水學」。

 

打破行政區域藩籬 臺灣獨一無二的淡水學

「淡水學涵蓋:河(淡水河)、海(臺灣海峽)、山(大屯山與觀音山)、城(紅毛城),是非常獨特的存在!」林信成老師分享道,以地方學研究來看,淡水學就是探討「淡水」的歷史文化、在地知識、社會習俗、生態文化、風土民情及其建築藝術,紀錄著淡水地區的故事。然而,若是以區域歷史發展脈絡來看,淡水學其實包括整個淡水河流域,遠至新竹以北地區。林信成表示:淡水維基館設定的研究場域「淡水」,是以地理上的淡水河流域,約莫是歷史上的「淡水廳」為範疇,與當今認知的「淡水區」的範圍是非常不一樣的。他認為,認識淡水學,首先必須要打破「行政區域」的藩籬,才能更加完整地建構這塊土地的人文歷史。

 

淡水學做了些什麼?

為解決高齡化及城鄉差距問題,臺灣自2019年全面啟動「地方創生」,也是臺灣「地方創生」元年,地方學的研究發展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林信成不諱言:臺灣的地方學,可以說是有國家政策支持!當我們好奇地詢問老師:「電機背景出身、非史學家,怎麼會對在地連結有興趣?如何投入地方學呢?」林信成笑答:「自己平時對於地方歷史與地方記憶有濃厚興趣,同時於文學院的系所任教,會更關心科技與文化內容的結合。而非史學家投入地方學,不外乎多閱讀、多看、多用心感受,並靠自己的雙腳走出來!」,這也是老師在做在地連結推廣時把握的要點。

林信成也分享自己將淡水人文歷史故事結合數位策展、網站建置、說唱活動與文創,甚至結合AI與元宇宙科技重塑歷史現場等經驗,更與不同專長的老師合作,跨域整合推廣淡水學:合作的老師有的從採訪報導、電子書、繪本,也有結合體育獨木舟課程、市井小民的紀錄片再到外語翻譯,面向多元、成果豐碩。自靜態文字到動態影像、沉浸式體驗,這些成果都是靠著投入淡水學的每位參與者一點一滴共同拼出的一幅「會動的淡水在地畫」拼圖,讓對於淡水有興趣的人,都能從這些資料中,一同感受土地與人之間的情感共鳴。

body of water near suspension bridge
Photo by Chihan Chen on Pexels.com

淡水學的關鍵三寶:淡水河、紅毛城、淡水港

投入在地記憶與地方學多年的他,對於中文資料的應用非常重視,他認為:「在地語言具備了文化力和感動力!」目前有許多期刊中都有地方學、淡水學的相關研究,像是《臺灣史研究》、《臺灣文獻季刊》《臺灣學研究》《博物淡水》、《淡江史學》等,推薦有興趣研究地方學的人去閱讀。

對於想要更認識淡水學不同面向的人,林信成提出了三個關鍵字:淡水河、紅毛城、淡水港。淡水河已存在千百萬年之久,遠比淡水的歷史400年來得久遠,西荷時期之前,臺灣原住民已在淡水河流域生活了,現代的許多地名,都是由原住民語演變至今(例如:萬華以前叫艋舺);而紅毛城園區內掛著九面旗幟,它們正是在訴說著臺灣經歷不同政權轉換的故事;而在天津條約後被迫開放的淡水港,正是臺灣開始接觸西方文化的開端,從移民到通商,也是北臺灣發展的關鍵因素。這關鍵三寶,是對淡水學有興趣的人,都需要了解的核心議題。

淡水紅毛城即將於2028年迎來建城400年,在聽完這麼多淡水學的故事,你是否也對這個地方有點心動了呢?也許就像老師所說的:「要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來!」走吧!趁著這個小週末,讓我們一同遊歷這個充滿人文魅力的地方吧!

文/廖涵君;責任編輯:劉靜頻
DOI:10.30196/2024.0010018

參考資料:

  1. 淡水維基館
  2. 2019年全面啟動地方創生
  3. 《紅毛城建城四百年》影片
  4. 《淡水開港一百六十年》特展影片
  5. 結合科技與學術進行教學實踐研究 陳文和分享升等經驗
  6. 從村史到地方學-地方知識到地方產業的建構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wi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