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孫烜駿談SDG15 陸域生命:監測,是生態保育與棲地維護的第一步!」中,熟悉昆蟲的孫烜駿老師,藉由埋葬蟲和我們分析生態中的不同生物的角色如何影響生態系的穩定、森林溫度,以及保育環節最重要的「監測」是如何影響政策。這一次孫老師將帶我們從棲地的角度來看看關於臺灣的原生棲地破壞,棲地維護的方法與現況。
臺灣原生種的棲地破壞
要確保生物多樣性的永續,最重要是維護棲地,棲地完整才能讓生態永續。臺灣本來有60%的土地是由森林覆蓋,而森林是自然野生動物重要的棲地,劃立保護區來保護棲地是非常重要的。臺灣棲地維護,包含國家公園與保護區設立,設立的面積達到 19%左右,領先於全世界的平均15%。換言之,保護區之外、跟人類生活的區域重疊的野生動物,會是棲地破壞最為嚴重的物種,如居住在淺山地區的石虎,以及住在田邊的昆蟲等等。
與人類活動重疊的物種,常會面臨自然棲地破碎化的問題,因為動物的活動空間,中間有人為開發的道路,動物在覓食、築巢或交配時,容易發生路殺的情況。因此,在美國、加拿大做了許多生態廊道,目的就是讓動物可以安全地穿越棲地,不會走到道路上造成路殺。但孫老師認為:「這些國家地廣人稀,但在地峽人稠的台灣,廣設生態廊道並不是最有效的做法。因為其實大面積而言,比如說國道,還是有他的幫助。在臺灣連接這些土地成本相對高昂許多,土地成本對政府和民眾的壓力其實滿大的,需要採取不同的策略來增進棲地的連貫度,比方說在私人土地種植野生動物喜歡或討厭的原生植栽,引導野生動物的移動方向。」
棲地保護與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除了前述減少棲地的破碎,維護棲地完整以及修復外,擴大野生動物現有的棲地也是很重要的議題, 擴大原生生態系的想法,與近年來台灣重視的以自然為本的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背後的邏輯都是讓這個環境恢復原本的樣子,以此面對極端氣候。過往面對極端氣候的策略,常是透過人為的介入,如建築防波堤,或是立即性特定的手段解決極端的天氣的事件,長久下來治標不治本,並不是永續解決的方式。自然生態系在自己長期的發展下,會進入生物與自然環境的動態平衡,對於自然災害的耐受性就會提高。孫教授總結說:「最重要的是要回到人跟自然的平衡,其實建立一個健康的生態系,長久下來這個生態系就會來幫助人類和自然本身去對抗這些環境的逆境。」
然而,即便極力地復原環境或是禁止環境的開發,在氣候變遷以及現行經濟社會地發展下,環境的變遷與人為的破壞其實是無可避免,保育、恢復等等的概念常常出現在各個不同的政策與媒體的報導中。民眾可能認為,完全不介入生態可能是最好的方式,或是讓生態只停留在原始的狀態,就是維護棲地。孫教授澄清恢復與維護棲地的差異:「生態的恢復是讓生態中原有的物種回到原始的狀態,所以可能在它們消失之後需要引入物種,讓這些本來應該存在的物種可以存續下來。但這也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其實不一定要讓生態回到最原始的狀態,恢復棲地應有的特定功能,這就是棲地的維護。即便有一些物種消失了,或者是出現了新物種,這就是自然的動態過程。」
資訊世代的生態科普
生態保育從前面的討論看起來是個很抽象的議題,其實在現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是很容易接收到相關生態的訊息的。透過各種社群的平台,比如說FACEBOOK上有關注各種生物的粉絲專頁、社團,或是專門關注相關議題的網站,這些多是由專家與機構在推廣概念,民眾也能投入參與的方式。孫老師自己也分享近期關注的網站路殺社,民眾可以在網站上回報動物被撞的時間地點以及情況。孫老師說:「這個網站其實也有學術上的貢獻,幫助我們調查棲地環境及其中的生物,會怎樣受到人為活動的干擾,這些訊息都對民眾與研究者都很有幫助。」
這次專訪孫烜駿老師帶我們從埋葬蟲、談到臺灣的原生棲地破壞、棲地維護的方法與現況,我們也才知道原來台灣在設立保護區的面向上,甚至是領先世界的!同時,孫老師也提供我們參與生態保育的方法及獲得生態保育的訊息的管道,希望在我們每一個人持續的關注與努力下,保護我們的環境與生態,讓我們的下一代可以依舊看見臺灣豐富的生態資源。
責任編輯/劉靜頻
DOI:10.30196/2024.0010002
參考資料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wi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