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 x 90
728 x 90



  • 心理健康與諮商的研究趨勢,李玉嬋:從疾病走向正向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與諮商的研究趨勢,李玉嬋:從疾病走向正向心理健康!0

    2023年衛生福利部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免費提供15~30歲青年1年3次心理諮商服務,政策一上路即預約額滿,顯見臺灣年輕族群對於心理諮商需求暴增。《看見臺灣專訪計畫》本次邀請到任教於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的特聘教授李玉嬋老師,同時她也是臺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的理事長,長期致力於推廣心理健檢,其負責之學術期刊《諮商與輔導》更是2022與2023年度華藝線上圖書館社會科學領域期刊下載王,藉由她的觀察,與我們聊聊臺灣心理諮商輔導的現況。

    READ MORE
  • 以護理專業守護母嬰健康,劉千琪:在地經驗與國際視野並重!

    以護理專業守護母嬰健康,劉千琪:在地經驗與國際視野並重!0

    後疫情時代的我們,更加重視家庭健康及兒童照護,然而,大部分的人也發現原來我們對家庭照護相關的領域有很多不了解,《看見臺灣專訪計畫》邀請以博士論文〈產後婦女於產後早期其社會支持,母育信心,母育能力與母職壓力之關係:多層次分析〉獲得2022年度中文電子學位論文頒獎典禮博士組最佳傳播獎的劉千琪老師,同時她也任教臺中科技大學護理系,透過她的專業與經驗,與我們分享她對於母嬰照顧及護理領域的觀察。

    READ MORE
  • 專職解決社會問題的工程師,黃上豪:我們該問,是誰無法脫離貧窮迴圈?

    專職解決社會問題的工程師,黃上豪:我們該問,是誰無法脫離貧窮迴圈?0

    社會工作者除了能提供第一線實務上的服務,也可以作為整個社會福利工作的政策分析推動者,提供更符合這塊土地社會福利需求的建議。這次《看見臺灣專訪計畫》邀請到以博士論文《臺灣的世代貧窮現象:貧窮陷阱或福利陷阱?》榮獲華藝數位2022年度中文電子學位論文頒獎典禮博士組最佳傳播獎,目前於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的黃上豪助理教授,長期關注臺灣社會福利與政策的他,將與我們分享如何透過研究者的角色為社會工作領域創造不一樣的價值!

    READ MORE
  • 華藝線上圖書館發布年度數據回顧:臺灣學術登國際舞台,思覺失調症、唐代研究備受矚目

    華藝線上圖書館發布年度數據回顧:臺灣學術登國際舞台,思覺失調症、唐代研究備受矚目0

    2023年臺灣的研究成果已經觸及超過213個國家,更包含來自日本、韓國、澳洲、英國、美國、德國等非華語地區的國家,足見臺灣學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正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擴散。Airiti Library華藝線上圖書館,攜手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華藝DOI註冊中心…

    READ MORE
  • 倪仲俊談SDG 17 夥伴關係:人,才是永續發展的核心!

    倪仲俊談SDG 17 夥伴關係:人,才是永續發展的核心!0

    《SDGs主題學者專訪計畫》來到最後一個SDGs目標─SDG17夥伴關係。其實現在各個大學都有進行符合夥伴關係的計畫,也就是「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簡稱USR)。這次,我們邀請到文化大學史學系的倪仲俊主任來和我們分享,文化大學以及史學系的USR經驗。

    READ MORE
  • 林裕順談SDG 16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人民不懂司法,是審檢辯的責任!

    林裕順談SDG 16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人民不懂司法,是審檢辯的責任!0

    國民法官制度在2023年1月正式上路了,而國民法官對我們的社會來說,有著什麼樣的意義與貢獻呢?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 16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中提到「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這次我們《SDGs主題學者訪談計畫》,想透過國民法官制度來幫助我們理解人民參審的趨勢與達成社會正義的目標。我們邀請到台日刑事法研究學會理事長、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的林裕順老師,林老師在臺灣還沒有推行國民法官制度的時候,就已經在關注國人參審的這個議題,一起聽聽看他怎麼說。

    READ MORE